English

亲历巨变说电信

1999-09-22 来源:光明日报 陈芳烈 我有话说

伴随着伟大祖国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中国电信事业也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五十年来,我与祖国同行,亲历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家乡的电话说起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通信极其落后。就拿我的家乡路桥来说,别看它今天既有机场,又有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是浙江小有名气的小商品市场,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却是一个落后、闭塞的浙南小镇。那时,我虽也听说世上有“电话”这种神奇的玩意儿,但不知它是何物。我所熟知的是两个马粪纸筒,一头糊上纸,彼此用一根长长的棉纱线连起来的东西。两个纸筒拉开来,可以一边说,一边听。它便是我心目中的“电话”。

几年前,我回了一趟老家。我已无法找到童年记忆中它那落后的陈迹。就通信来说,那里早已经装上了程控交换机,各种新的电话业务应有尽有,海内海外皆可直拨。在半个世纪中,从没有电话到程控电话进万家,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变。我想,我家乡的这种变化绝不是个别现象,它是我们国家电信事业迅速发展的缩影。

1985年,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是第17位,而今已跃居第二;1998年,我国电话用户数已达到1.1亿户,是1978年的57倍;全国电话的普及率也从建国之初的每百人0.07部上升到每百人10.53部。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是人们梦中的追求,而今对很多人来说装电话已不在话下,一个个电话市、电话村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崛起。60年代初,在我刚参加工作时,电话还是“身份”的象征,而且大都还只是“公家”才有的;而今它早已走入寻常百姓之家,一个家庭装两部以上电话的也绝非个别。电话已一改昔日那黑呼呼的笨拙模样,呈现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形象。

80年代初,我与陈军同志合作,写了一本介绍电话的小册子——《现代的“顺风耳”——电话》,其中也谈了无绳电话、电视电话等形形色色的新型电话,还有热线、缩位拨号、三方通话等电话的新业务。可这些当时只有国外才有,我们仅仅作为知识介绍给大家,连我们自己也无实际体验。然而,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却跨越了纵横制交换阶段,直接进入程控交换阶段。到1998年,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的程控化比重已达99.8%。从此,电话从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转变,国外有的电话业务,我们也都有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都能直拨,而且还先后出现了投币电话、磁卡电话、IC卡电话等方便用户的公用电话业务以及对方付费的电话业务等。电话更人性化了,也变得更加“聪明”了。

电信已不只是电报、电话

1957年,我考入北京邮电学院,从此便与电信结缘。当时我所在的系——有线电通信工程系只有一个专业,就是电话电报专业。这说明,在当时,电报、电话已经涵盖了“有线”通信的全部内容。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上面说了,电话改变了模样,而电报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及在我国的普及,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新的通信方式相继登台。1993年9月,我国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正式开通业务;1994年9月,我国又开通了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业务。数据通信把通信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传统观念推广到了人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使通信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CHINAPAC是数据通信的“国道”,它允许在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码型的终端间建立通信联络。而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传输网络建立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电路,以实现数据通信、数字通信等。它的建成,为我们提供了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传送帧中继、三类传真以及虚拟专用网等多种多样新的业务。数据通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电子化建设,为海关、金融、工商、财税等系统的信息化创造了条件。

1996年12月,我国公众多媒体网(169网)全面启动,在1998年底,其用户已达53万户。电子报税、网上实时证券交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以及网上邮电业务查询等新的业务不断被开发出来。电话信息服务在各大中城市迅速推开,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电信业务呈多样化的发展,电报和电话再也不能成为他们的“全权代表”了。

都市的“无线”风光

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发达的农村,一面走路一面拿着手机打电话,或利用别在腰间的BP机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的人,已随处可见。这是我们在五六十年代连想也不敢想的。曾几何时,移动电话手机还被称为“大哥大”,成为黑社会的老大、大腕、阔佬们身份的象征。电信的迅猛发展很快便改变了这一局面。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只有700个,手机是模拟的,沉甸甸有半斤多重。可事隔十年,情况大变。据1999年9月10日的报道,广东现在每4户人家便有一部手机,而且大都是数字的;手机变得形小体轻,色彩艳丽,价格也比当年便宜多了。紧接着,我国的移动电话网还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家运营公司实现了自动漫游。真如广告词中所说的,实现了“一机在手,走遍全球”。正当我们为移动电话一个个新开发的功能叫好时,又见双频手机、掌中宝、CDMA手机接连登场。第三代移动通信也正在加紧孕育之中……

1992年,我到浙江嘉兴出差,看到嘉兴邮电局正式开通数字移动电话业务。那时的手机是一个背在肩上的大盒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我曾怀疑它能否发展起来。今天,这种怀疑在事实面前早已烟消云散了。到1998年,我国数字移动电话的用户已达到1731万户,加上模拟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2357万户,在世界排名第三。我们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似在告诉我,固定的观念,停滞的眼光是与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格格不入的。

无线电寻呼的发展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1982年,上海首先使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紧接着,广州于1984年用同样的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十多年后的今天,“寻呼”虽还是叫“寻呼”,但它的面目已今非昔比了。开始的寻呼机只有简单的声音提示,后来发展到了数字显示、汉字显示,寻呼的功能也一步步扩充,什么短信息、股票行情等一应俱有。最近,我们从报纸上还可以看到,一项名曰“全球呼—呼全球”(EPS)的业务即将推出。这实际上是寻呼系统与因特网搞“横向联合”的产物。看来,移动电话、无线寻呼以至传统的电话与因特网结缘已成为一种趋势。IP电话、网上寻呼以及移动电话上网等一桩桩新事物的出现便是征兆。使用上述EPS业务,不论你的亲朋在世界上任何地点,只要他是因特网的用户,你都可以通过寻呼台把信息发送给他;相反,他在网上通过寻呼台,也能把信息发到你的BP机上。

此外,无线电寻呼作为一种单向通信系统的时代亦将结束,一种高速双向无线寻呼系统已经问世。它在公众场合的普遍应用,也是指日可待的。

构筑信息主干道

我国是古老光通信的先驱者之一。那历尽沧桑的烽火台便是历史的见证。在发展近代光通信方面,我国也是硕果累累,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1974年,也就是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适合进行光通信的光导纤维后的第四个年头,我国也制造出了光导纤维。1982年,我国首次把光纤用于市内电话中继;1983年,又把它用于长途通信。1990年,我国在宁汉渝之间建成了第一条光缆干线,全长2400公里……现在,我国光缆的总长度已达10万余公里,光缆干线网已经覆盖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1993年和1996年,我国还相继建成了中日、中韩海底光缆;1997年11月,我国参与建设的环球海底光缆系统(FLAG)建成。这是第一条在我国登陆的洲际光缆。此外,我国还参加了世界上最长的陆地光缆——亚欧陆地光缆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的建设;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14家国际电信公司共同发起建设的中美海底光缆,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众所周知,光缆以传统金属电缆所无法比拟的通信容量,以及优越的质量、低廉的价格而后来居上,独占通信传输媒体之鳌头。光纤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会议电话以及其他的宽带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还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视频点播、高清晰度电视等一向被视为奢侈的通信消费的业务,将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家办公、在家购物、远程医疗也将逐渐由梦想变成为事实。

拥有卫星上天有“路”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还意味着一个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现在40年过去了,在我们地球的周围已有数以百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在转动,其中便有不少是担负通信和电视转播使命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我国也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用自己制造的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之列。开始,我们是租人家的卫星发展卫星通信;1983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用来传播电话、广播和电视信号。1985年,我国首次利用卫星开通了国际长途电话业务。1986年2月,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由于卫星通信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很快就成为我国国际通信的主力和国内长途通信的重要力量。到1998年底,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都有了卫星地球站,卫星电路总数达到5万路,可通达198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我国许多省市都开放了卫星电视节目,它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纵览全球风云,悠游于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卫星通信还为我国抗洪抢险、海上救援以及发展边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等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涉足网络世界

五十年前,我国通信极度落后,可以说是要什么没有什么;而今,凡是世界上有的先进技术和设施我们几乎也都有了,或正在掌握。就拿因特网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从1995年开始便进行了公用计算机国际互联网骨干网的建设,并通过北京、上海接入因特网。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与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等联合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启动,它将推动政府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据1999年6月30日统计,我国已有网上用户400万个。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也已渐成气候。一个信息化网络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面貌一新。

祖国过去的五十年,是辉煌的五十年;祖国未来的五十年,将更加辉煌。放眼通信的未来,我们看到,一个信息化的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一个无论从网络规模、技术层次还是服务水平上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信息化中国,不久也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